查看原文
其他

中国人的“麦芽糖”基因从哪来?

大遗产 大遗产 2023-10-30


去年,有种古早味的糖果“高粱饴”火出了圈。一位试吃带货的主播,一包五颜六色的软糖,一句不断重复的台词——“QQ 弹弹还能拉丝”,成功征服了好奇的观众。
如今,糖果也不是什么稀罕物,高粱饴的爆点在哪?没有华丽的包装、没有时新的配料,但它形弹、味柔、体韧;明艳、鲜活、好玩……这些恰恰是中国传统饴糖的缩影,代表着古人了不起的发明。

▲ 现代高粱饴。


无心插柳的收获

“饴”这个名字,最早出现在《诗经·大雅·绵》中:“周原膴(wǔ)膴,堇荼如饴
周人先祖迁居岐山周原,那里到处是沃土,连生长在田野里原本带有苦味的野菜——堇与荼,都能嚼出饴的甘甜。
他们在周原上耕种劳作、繁衍生息,用收获的五谷祭祀祖先、养育子孙,再把富余的粮食酿成酒、制成饴,敬奉天地神明。
儒家经典《尚书》云:“土爰稼穑……稼穑作甘。”周人的甘就是饴。稼穑丰收,谷仓有余,才能作饴。
饴的制作原料十分广泛,稻麦黍粟,皆可为之。当今的网红高粱饴最早即是用高粱粉制成,后来改用玉米粉、红薯粉等,高粱饴的名字却被保留了下来。
至晚在商周时期,先民们已掌握了用发芽谷物酿酒、熬糖的技术。因谷芽中含有多种酶,是天然的发酵素。
将谷芽与煮熟的米混合煎熬,可以促使粮食中的淀粉转化为糖,再发酵为酒。这中间的过程,就可以得到给人以甜蜜感的美味——饴。

▲ 三秦大地有名的地方特产少不了“琼锅糖”,即是一种麦芽糖小吃。

可以说,古人为酿酒,意外收获了“饴”。北魏初年,崔浩撰写《食经》,其中提到“作饴法”,这本书是他用家中女眷温习酒食的秘方编成的。
书中记载:可取黍米一石,煮熟后置于盆中,用糵(niè,谷芽)末一斗搅拌均匀,经一夜发酵后,煎成饴
这种制饴法至今仍被人使用。不过将黍米换成了糯米,谷芽用麦芽,熬煮后得到的黏稠饴糖,俗称麦芽糖。
一百多年后,北魏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著成《齐民要术》一书,系统总结了秦汉以来黄河流域的各种农业科学成就。
在介绍制糖工艺的“饧(táng)餔篇”里,煎熬饴的方法变得多种多样,有黑饧法、琥珀饧法等。
最为复杂讲究的还是“煮白饧法”,得到的饧洁白“如水精色”,故名白饧。可见在那时,饴已经有了不同的形态。

▲ 麦芽糖的粘性十足。

在《齐民要术》中,饴和饧显然被视作同一物。但有时,古人又会对二者进行细分:“饧,洋也;煮米消烂洋洋然也。饴小弱于饧,形怡怡也……不和馓谓之饴,和馓谓之饧
饧比饴更加黏稠厚实,因为饧是和馓(sǎn)而成,有时甚至可以结成硬块状。这就不得不提一道先秦时代的经典甜食——餦餭(zhāng huáng)
“粔籹蜜饵,有餦餭些”。据研究,《楚辞·招魂》中提到的这些甜食,都是用蜜、饴和米面制成,而餦餭的原料,应该是黏性较大的糯米。
将蒸熟的糯米饭干煎,得到馓,再把馓和饴拌和在一起,就成了餦餭,由这样的制作过程可见,它非常接近于饧。
今天的川湘菜馆里常见一道名为红糖糍粑的甜点,如果将红糖液换做麦芽糖,恐怕就很接近餦餭了。
由此可知,饧与饴虽然都常常作为糖的代名词出现,但饧在品类上恐怕更接近现代所说的甜点。

▲ 能够制作饴糖的材料有稻米、高粱、小米、红薯等各种谷物,将它们脱壳蒸熟,发酵糖化,得到的都叫“麦芽糖”。


谷仓有余化作饴

南宋时代是国人食糖的第一个高峰,在那些写市井生活的文人笔记中,所录的糖品令人眼花缭乱。
如吴自牧《梦粱录》中记载南宋都城杭州的街市上,孝仁坊的乳糖浇、寿安坊的十色沙团、众安桥的十色花花糖、观桥大街的豆儿糕和轻饧,都是有名的糖品。
南宋糖品的丰盛,赖于制蔗糖技术的成熟,不过从文献记载的轻饧、鼓儿饧等名称来看,以饴为原料的糖品仍然颇多。
事实上,由于当时的人们一直将饴、饧与蔗糖之糖混称,故而许多名为“糖”的食品,其原料也很可能是饴糖。

▲ 明代《天工开物·甘嗜》中,提到一种饴糖小吃中的极品,叫“一窝丝”,应与图中的龙须糖非常接近。

直到清朝中叶,饴糖在与蔗糖的 PK 赛中,似乎完全落于了下风,然而寻常百姓们想吃“糖”,首先想到的也还是攒点粮食,熬上一锅麦芽饴糖。
甚至到了 20 世纪上半叶,还有高粱饴这样的谷物糖果被发明出来,并且大行其道;即便进入了 21世纪,中国广大的乡村里,仍能见到少年们热烈追逐麦芽糖小贩的情景。
清康熙年间,文人朱望子戏题《糖丞相》诗云:“液蜜为人始自汉,印成袍笏气轩昂。狻猊敛足为同列,李耳(老虎别称)卑躬属并行。”
“糖丞相”是糖塑的美称,这首诗中的糖塑,有憨态可掬的狮子,也有令人莞尔的老虎。在历代的杂文、笔记中,常常提及汉明帝时“以糖作狻猊形,号猊糖”的掌故。
猊糖在宋代叫乳糖狮子。据载,北宋神宗熙宁年间的某个上元佳节,宣仁太后高氏在御楼观灯,召集亲族汇聚楼前相见,而高太后给孩童的赏赐,就是乳糖狮子两个。
糖塑是中国传统民间塑作的一个特殊种类,捏、堆、贴、剪、吹、搓、拽、按、浇、拉的手法并用,绘、染、刻、划、点、戳、印、插、缀的技法合一。
这种兼具雕塑性和绘画性的美物,既是甜蜜的糖品,又是可供观赏的艺术品,观之若画,食之有味。

▲ 陕西省乾县的琼锅糖,又叫“芝麻滚子”。拉扯糖条时,需要通过平、抖、扣等特殊手法,使糖条内充满气孔,之后再用加热的刀片将糖条切断,滚上白芝麻,香甜酥脆的“芝麻滚子”即成。

糖塑一旦成形,往往立刻就会获得一片彩声,至今都是中国人年节庙会上必不可少的存在。
虽然记载说,宋代的乳糖狮子是用蔗糖和牛乳等制作,如今糖塑也有用白糖或其他糖类的,但饴糖才是这类糖塑艺术的正源。
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——成都糖画的简介里,猊糖被认定为糖画的早期形态,主要原料必用俗称糖稀的麦芽糖,也就是饴糖。
同列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湖北天门糖塑(俗称“吹糖人”)亦是如此。
由于麦芽糖可以通过熬制时间调节软硬度,具有很强的可塑性,很早就被我们的祖先用于糖塑的艺术创作。

▲ 只用两根小棒,搅出一点盆里的深琥珀色糖浆,拉到泛起银白,送到孩子手中,就是搅搅糖。

还有个有趣的典故叫“吹箫卖饴”。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在为《周礼》中“箫”这一乐器作注时说:,编小竹管,如今卖饴饧所吹者
唐初经学家孔颖达又作疏道:“其时卖饧之人吹箫以自表也。”可见两位大儒的注解是存在歧义的。
郑玄只是说箫这种乐器,很像卖饴饧的人所吹的竹管,可到孔颖达的笔下,就变成了卖饴饧的小贩是通过吹箫来揽客。待到宋朝文人宋祁作“箫声吹暖卖饧天”诗句时,算彻底将“吹箫卖饴”的典故坐实了。
但平心细想,也许东汉年间卖饴的人并不会吹箫,而是在用竹管“吹糖人”。至于卖饴糖的须得吹箫揽客,也不纯粹是后代文人的误读,因为在后世的民俗中,卖饴糖的小贩,确实总有些吹箫卖唱的特殊才艺。
宋代有一种专做小孩子生意的“戏剧糖果”,望“名”生义都十分有趣:如秋千稠糖葫芦、吹糖麻婆子孩儿;糕粉孩儿鸟兽、像生花朵;麻粮、锤子粮等。
为招揽生意,小贩还得附加各种表演,有“洪进唱曲儿卖糖”“须老儿看亲箭闹盘卖糖”“标竿十样卖糖”……还有人专门养鱼、养乌龟,训练它们跳一种“顶傀儡面儿舞”,借此揽客卖糖。
“戏剧糖果”这个名字,令人垂涎,也令人莞尔。历史中的它,或许本就有两层含义:用糖塑做成各种草木鸟兽、戏文人物的形象,是一种“戏剧”,以各种表演招揽生意,亦是一种“戏剧”。那时候经营糖品的商贩们,卖饴,也是在卖艺。
在中国饮食史上,猊糖、乳糖狮子这类兽糖还有一项特殊地位,就是敬神待客。在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中,它们常出没于各种宴席。
如《西游记》里每每写到招待唐僧师徒的素宴,都有“斗糖龙缠列狮仙”“狮仙糖似模似样”“狮仙糖齐齐摆列”的句子,《水浒传》中也有“糖浇就甘甜狮仙”。
根据记载明代北京城风景名胜、风俗民情的《帝京景物略》记述,明朝时北京城除夕夜的风俗,总要“悬先亡影像,祀以狮仙斗糖、麻花馓枝”。

▲ 糖画转盘,是街头卖糖画的手艺人常用的道具,转出哪个图案,等于选中哪款糖画,接着就是糖画艺人展示技艺的时刻。


用饴糖养老


公元 1901 年的小年那一天,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祭灶神。时年 20 岁的鲁迅却因家境困窘,心中郁郁,他作诗一首赠予弟弟周作人:只鸡胶牙糖,典衣供瓣香。家中无长物,岂独少黄羊。
周作人遂和诗道:“角黍杂猊糖,一尊腊酒香。返嗤求富者,岁岁供黄羊。”鲁迅所言的“胶牙糖”,无疑就是饴糖的一种,也称“灶糖”“糖瓜”。
中国南方北方的老百姓们,都会在腊月二十三的小年用“胶牙糖”供奉灶神爷,为的就是“黏住他的牙,使他不能调嘴学舌,对玉帝说坏话”,好保佑来年生活富足。
▲ 图中这种糖瓜,是用黄米和麦芽熬制而成,黏性很大,也有人说这是为黏住灶神的嘴,不能告状。
而周作人提到“猊糖”,证明这种狮子形的糖塑一直顽强地存在于民间。时至今日,潮汕地区的春节习俗中仍少不了狮子糖。
有的是用白糖糖浆灌入雕刻模具铸成的糖果,也有的则用饴糖拌和花生一类的果仁捏成,后者甚至还可以塑造成鸡鸭鱼等小三牲,专用于敬天祭祖的祭祀典礼。
出土于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遗址的成康时期青铜器——堇鼎上,可以找到一个金文的“饴”字,写作 ,其形象宛如一个人在守护粮仓,又似在烹煮黍米、酿糟制饴。

▲ 《周礼》规定应以饴孝亲,燕侯所献礼物中,应该就有甘甜的饴。

鼎身铭文可见“匽侯令堇饴大保于宗周”的字样,意为匽(燕)侯命官员堇前往周天子的王都,向太保召公进献礼物。
武王灭商后封召公于燕,匽侯即召公子孙。此处的“饴”字,一些学者将其解读为“贻”,即赠送之意;一些学者则认为是“颐”,意在颐养。
无论是哪一种,匽侯进贡的礼品中,一定会有珍稀的饴糖。毕竟,制饴敬神,以饴奉老是当时最重要的生活习俗。
东汉建初元年(76 年),汉章帝刘炟欲赐封明德太后马氏族亲,太后不许,因道:人们之所以渴望封侯,不过是为了上奉祭祀,下求温饱。如今马氏一族祭祀则受四方之珍,衣食则蒙御府余资,还有什么不知足的?只要家国安宁,我便可含饴弄孙,不再忧虑朝政了。
此后,“含饴弄孙”成了老者安享晚年的代指,以饴奉老,则是国人孝义文化最朴素的体现。
▲ 清代《历朝贤后故事图》中关于马太后的《含饴弄孙》图。


参考:《中华遗产》2023年01期
撰文  |   周舒
图片  |   杨晓路  等


中华遗产官方视频号

CHINESE HERITAGE


让美相遇 让好发生

更多精彩视频尽在这里


中华遗产官方店铺 | 玲琅格

CHINESE HERITAGE


想收藏《中华遗产》往期的典藏过刊吗?

点击下图▼

进入官方店铺「玲琅格」

还有更多精美图书、文创等你发现!



CHINESE HERITAGE


——往期推荐——


《中国陶器起源新认识》讲座开启!

2023-01-12

古人吃上一口糖有多难|新刊推荐

2023-01-10

为什么过年要贴「福」字,这下终于讲明白了!

2023-01-11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